近日,由北大光华张志学教授、徐淑英教授主编的新书《博雅光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正式出版。该书的作者们毕业于光华管理学院的IPHD(国际博士生)项目,有多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是罕见的。即将执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刘海洋(点击蓝字跳转原文),即是其中之一。
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张志学教授、徐淑英教授希望:
众多的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希望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这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对学科的理论做出贡献。然而,由于训练范式、处于学术的非主流地区和语言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成果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青年学者,加快他们走向国际学术舞台,从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光华管理学院在2003年启动了IPHD(国际博士生) 项目。该项目为全英文的,对标美国主流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方案训练学生,包括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方向。第一届学员于2008年毕业,到目前为止累计有近五十位毕业生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大学任教。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更有一批人以主要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这些期刊接受文章的比率通常在10%左右。
那么,这些年轻人是怎么做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
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继续发展的?
他们与合作者怎样开展合作?
他们又是怎样将研究想法予以实施的?
他们如何解决在理论建构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他们怎样回应评审人的质疑和挑战?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学到哪些东西?
为了让国内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和博士生们了解这些优秀学者的成长过程,我们邀请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方向的博士毕业生中以主要作者身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同学,回顾他们的论文创作过程以及作为博士生的学习心得。读者既可以从他们的回顾中体会如何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光华管理学院IPHD项目的培养模式。从这些随笔中,读者也可以体悟到如何充分利用博士学习的时间,为未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邀请了部分论文的责任编辑,对论文的评审和接受过程进行评论。我们也特别邀请这些作者在博士学习时的论文指导教授或者合作教授,对他们在攻读博士期间的表现和特点进行评论,以便读者对这些年轻学者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全书正文部分共分为14章。
在第1章中,张志学回顾了自己加入光华管理学院之后,在学术研究中面临的困惑。光华管理学院选派他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学习,使得他在教学和研究上受到很大的冲击,更由此学到了凯洛格商学院博士生培养的优秀经验。之后,他回顾了国际著名管理学家徐淑英教授在光华创办IPHD项目的过程、该项目的理念和设计,以及光华管理学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从事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付出的艰辛。
第2章到第13章由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或在读博士生撰写,他们各自叙述了自己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历程,回顾了从想法的产生和发展、确定理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到撰写论文并投稿、根据评审团队的意见对文章反复进行修改直到最终被接受发表的完整过程,这些生动的回顾有助于读者理解如何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如何才能与资深学者进行有效的合作。每一位作者也就他们读博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就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分享了自己的见地和心得。在这12篇随笔之后,我们要么邀请了某篇论文的责任编辑就文章的评审和修改过程撰写文章,要么邀请作者的论文指导教授或合作者就作者的学习情况或者与作者的合作过程撰写评论,以便使读者对于论文的创作和评审过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也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些年轻学者的学习和研究习惯。
在结语中,我们从更广的视野,对本书中的这些年轻学者的成长和发展进行了解读,包括光华管理学院的总体环境、IPHD项目的几个特色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最后还结合当前中国知名商学院的状况,提出了有关学者学术生涯和专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供本书中涉及的青年学者和国内同行们思考。
我们编写本书的重要目的在于,读者通过阅读作者们的回顾以及责任编辑和导师的评论,可以了解在中国情境下从事高水平研究的三个关键点。第一,要发现、发展和实施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研究想法;第二,要具备与成功实施研究项目有关的一些重要的个人品质;第三,要理清有助于青年学者在学术上走向成功的学术关系。
我们也希望本书展现出一个博士生项目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恰当的技能和价值观,从而使得他们成为真正能够创造知识的优秀社会科学研究者。
我们还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学者应该具备的技能和基础,从而使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并通过严谨的过程,最终成为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编辑愿意接受的论文。
最后,也希望本书能够启发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博士生的课程,以及导师怎样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本书各章所揭示的只是我们过去15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我们丝毫不敢怠惰,更无意夸耀。我们深知,目前取得的成绩距离国际顶级大学学术队伍的成就仍然存在很大的距离。我们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要看到世界顶级大学中的学者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智商和专业水准,还占有比我们好得多的学术平台和大得多的话语权。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学者们表现出自满,相反,他们在高水平的专业道路上一路狂奔,从不停歇。作为商学教育和管理研究的后来者,我们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缩小与世界一流商学院之间的差距。借用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说的话:“现在你看,你已经尽了全力奔跑,却仍然停在一个地方。如果你想去别的地方,必须跑得比现在快一倍!”
为此,我们在诚惶诚恐地将博士生们的感悟结集出版的同时,更加意识到我们自己、这些年轻的学者以及我们的博士生项目还有太长的路要走。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学者成长的道路并不是单一的,对于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模式。我们无意向外界推销或强加这些培养方式,只是希望能够给读者和同行们一些启迪,让管理学界的队伍更加壮大和强大。我们希望,通过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管理研究迈向更高的水平,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张志学,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副主席(2016-2018)兼2018年IACMR学术大会主席,IACMR当选主席(2018-2020)。研究兴趣包括企业领导与文化、谈判与冲突处理等,近百篇研究作品发表在多种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期刊上。

徐淑英(Anne S. Tsui),美国圣母大学特聘教授,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杰出访问教授。她是IACMR的创会主席,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创刊主编,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第14任主编,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 )的第74届学会主席(2011-2012),是全球管理研究领域论文引用率最高的50位学者之一。
作者简介
(以论文发表时间由近及远排序)
姚晶晶,现任法国IESEG管理学院助理教授,2016年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获得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等英文期刊以及《管理世界》等中文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刘海洋,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助理教授教职,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2013级直博生(IPHD项目)。已在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丁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讲师),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2004级本科生,2008级直博生(IPHD项目)。曾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等市场营销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
曲红燕,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投资系助理教授(讲师),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2008级直博生(IPHD项目)。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林道谧,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商务管理系助理教授,2014年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等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魏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2011年获得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管理学博士学位。在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管理世界》等国际和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秦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常任轨副教授(终身教职),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已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尖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张燕,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主流管理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崔成镇〔韩〕,韩国汉阳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2012年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获得战略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成果发表在Organization 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
李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至2009年在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已经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庞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麻豆精品秘 国产传媒光华管理学院2000级本科生, 2006年进入IPHD项目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在Journal of Marketing上发表论文“Customer Reactions to Service Separation”。这是国内博士生首次在国际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